这样模棱两可的建制以后还是不要搞了。”
“可”
钱伯均欲言又止
暂编旅这样的建制,人员,兵力基本上都是个迷。
他想塞多少人,就塞多少人。
就像是八路军的支队,纵队一样。
有的支队就几百号人,有的支队上万人,甚至几万人。
有的纵队下辖就有三四个师,有的纵队实际上也就四五千人
山城方面既然着重的提了这件事情。
楚云飞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和山城对着干。
毕竟六集团军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编制。
下辖:“83、19、预备第十三,预备十四。”
七集团军的作战编制下辖的没什么太大的变化,还是老的三十三、三十四军,以及骑兵第一军。”
第十三集团军的编制被阎老西主动申请取消之后。
华北地区一个集团军的作战兵力和建制,就二战区而言,是非常富余的。
制约这几支主力部队持续进攻的,不主要是因为伤亡的缘故,而是因为弹药消耗量过大。
西北制造总局的产能虽然比战前都翻了整整两倍,但同样的。
供应的兵力也从原本的十二万晋军,编成了现如今的四十万作战部队。
接下来,光是部队的换装,整理,移防,以及相应的战术经验总结,军官的技能培训,轮换,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。
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,至少需要一整年的时间。
在这一整年的时间里面。
整个华北光复的地区,基本上都要继续建设。
“抗战爆发前,拟定建设一百二十个步兵师,六十个师管区,抗战爆发时,仅仅完成了二十四个师的整理,十二师管区的建设。”
“时至今日,满足当时站立标准的作战部队,充其量不过六十个师,算上各处新建设的师管区以及综合训练中心。”
“抗战打到现在,国民政府尚未完成在1935年便已经定下的陆军整理计划。”
方立功说到这里,略显忧虑:“虽然整体的情况在好转,但就目前的势头来看,我们很难应付在搞定日本人之后的作战.”
“听说,就苏联方面光是坦克部队就有上百万人.我们一整个华北地区的陆军部队数量勉强足够.”
钱伯均目光之中满是忧虑:“即便是我们有崇山峻岭,即便我们能征善战,面对着宛如天堑一般的国力差距,我们又当如何呢?”
“山地作战以及反坦克战术这方面,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探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